一步一個腳印把新青海建設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 ——訪新任青海省省長劉寧
來源:青海日報發布 時間:2018-09-22 09:16 編輯:成忱
9月21日,經青海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選舉,劉寧當選青海省人民政府省長。會議結束后,劉寧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記者:劉省長,祝賀您當選為青海省省長!全省干部群眾對您充滿期待,您有沒有什么話想對全省人民說?
劉寧:謝謝你。今天大會選舉我為青海省省長,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一定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教誨和黨中央的要求,秉承“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的精神,履職盡責、擔當負責,決不辜負黨中央的信任,決不辜負省委的期望,決不辜負全省人民的重托。
青海千山堆繡、百川織錦,草原廣袤、資源富集,在國家生態、安全和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近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省委、省政府團結帶領全省各族人民,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貫徹落實“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深入推進“五四戰略”,推動青海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當前,全省人民正滿懷豪情,按照“一優兩高”的戰略部署,朝著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的目標奮力前行,我能夠與大家并肩作戰、同心圓夢,深感榮幸。
我倍加珍惜為青海人民服務的機會。我將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踐行“兩個堅決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強化綜合知識學習,切實提高履職能力和水平。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做好青海的工作,事關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事關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一諄諄教誨,在以王建軍書記為班長的省委領導下,團結帶領省政府一班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確保政府工作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確保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決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一步一個腳印把新青海建設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
記者:省委十三屆四次全體會議作出了“一優兩高”的戰略部署,作為省長,您將如何推動這一戰略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劉寧:推進“一優兩高”是省委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生動實踐,是在新起點上深入落實“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的再部署、再動員。省委有部署,政府要落實。我們將立足青海生態大省的實際,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的重要指示,牢固樹立在青海不抓生態就是失職、抓不好生態就是不稱職的理念,堅持生態環境保護優先,堅決扛起生態保護責任,堅守“生態環境質量只能變好,不能變壞”的底線,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著力解決環境保護突出問題,堅決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努力打造國家公園建設示范省份,守護好“三江源”,保護好中華水塔,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
發展不足是青海的現實之困。推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是全省人民的共同期待,也是我們肩負的神圣使命。我們將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和新發展理念,搶抓國家實施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等戰略機遇,按照近日中央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精神,探索建立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及績效評價和政績考核辦法,抓緊研究制訂鹽湖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清潔能源、特色農牧業、文化旅游等重點領域高質量發展政策,加快推進清潔能源示范省建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動產品結構從中低端轉向中高端,從數量追趕向質量追趕、要素驅動向效率驅動和創新驅動轉變。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青?,F階段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較低層次,發展相對滯后,但改善民生不能落后。面對國際國內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面對青海經濟轉型升級的壓力,青海經濟增速可能放緩,但保障民生決不能打折。我們將始終遵循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致力于創造高品質生活,以民心所向所望為施政方向,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投資于人、幸福民生戰略,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穩步提高低保、養老、醫療等保障水平;圍繞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礎設施通達程度比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體相當的目標,深化改革開放,統籌地區、城鄉協調發展,加快形成優勢互補、競爭有序、綠色協調、共享共贏的區域發展新機制,讓城鄉群眾享有更好的教育、醫療、文化、交通、安居等方面的服務;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扎實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青海、平安青海、公正青海、誠信青海、和諧青海,努力使政府所有工作都體現群眾意愿,不斷增強全省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記者:請問您對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保持青海經濟社會行穩致遠是怎么考慮的?
劉寧:預判風險所在是防范風險的前提,把握風險走向是謀求戰略主動的關鍵。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強調底線思維,反復要求要清醒認識面臨的形勢,把“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作為三大攻堅戰之首。今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又提出了包括防范風險挑戰在內的“三個一以貫之”,從政治安全、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等8個方面深刻分析了當前我國面臨的16個重大風險,為全黨同志擰緊了思想上的螺絲。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地方債風險、企業債務風險是當前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關鍵,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攻克的重要關口。我們將加強學習認知,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憂患意識、樹牢底線思維,清醒認識青海在國際國內大格局中所處的方位,清醒認識青海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基本省情,清醒認識當前面臨的形勢,未雨綢繆,在搶抓機遇中謀求發展,在防范風險中行穩致遠,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我們將積極響應7月3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的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6項要求,積極響應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防風險4項舉措,充分把握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實施西部大開發、蘭西城市群戰略等重大機遇,增強創新力、發展新動能,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意愿,從源頭上防范和減少風險產生。有序化解債務風險,嚴控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增量,摸清消化存量,分類施策,穩慎處理。在保證市場總體平穩的前提下,鼓勵以市場化方式處置企業信用債違約問題。積極化解國企債務,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強化企業債券發行監管力度,健全信息披露和信用懲戒機制,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同時,我們將探索創新在新形勢下化解群體性事件、互聯網時代群眾工作的體制機制,既防“黑天鵝”,又防“灰犀?!?,最大限度減少社會風險的“輸入點”“生成點”和“引爆點”,確保社會大局穩定。
記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您對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有什么打算?
劉寧:打鐵必須自身硬。近日,省政府常務會根據今年6月印發的《國務院工作規則》,審議并通過了《青海省人民政府工作規則(修改草案)》,就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實行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推進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水平等作出了明確規定,這是推動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在新時代展現新作為新形象的客觀要求。我們將認真落實中央關于深化機構改革的部署要求,繼續深化政府機構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強化市場活動監管,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努力建設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服務政府和高效政府。作為一名領導干部,我將恪守法治準則,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忠誠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努力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自覺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和工作監督、政協民主監督、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日常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始終保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危機感,不斷錘煉黨性,敬畏黨章黨規黨紀,以身作則、實事求是,堅持高線、守住底線、不越紅線,認真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帶頭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和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若干措施,忠誠干凈擔當地干事做人。正確對待和行使手中的權力,管好自己,管好家人,管好身邊工作人員,決不允許任何人打著我的旗號經商辦企業、謀取私利。認真踐行“三嚴三實”要求,注重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秉公用權、持廉守正,行所當行、止所當止,推動政府系統廉政工作向縱深發展,保持和營造好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站在新的起點上,青海大有可為。我堅信,在中央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只要我們大力弘揚“登高望遠、自信開放、團結奉獻、不懈奮斗”的新青海精神,上下同心、接續奮斗,勤勉盡責、銳意進取,就一定能書寫好新時代的答卷,實現建設更加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的奮斗目標!(花木嵯)